2024-09-25 星期三
+ 加入收藏

【喜讯】定远1人!滁州先进典型!

发布时间:2021-12-06 15:13:44 来源:滁州日报 阅读次数: 3523 次

为大力学习宣传先进典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将4例“榜样”先进典型事迹分享给大家

让我们一起向他们学习!

 

01

三代同心,照亮乡村孩子求学路

——定远县朱湾镇复兴小学校长杨开武办学记

在定远县朱湾镇祠堂杨村,有一所在周边颇有名气的乡村民办小学——复兴小学。一栋校舍、两排砖砌平房、一块水泥空地、一小块菜地和一栋只盖好一半的教学楼,设施简陋,却深受家长和老师信赖,因为这里有一位全家倾力、用心办学的杨开武校长。

弃医从教 创办校园杨开武原本是一名医生。上世纪80年代初,他在村卫生室工作,总听到村民为孩子上学发愁,“有的小娃只在家里学认字,哪能行?”想起恩师严明友的谆谆教导,杨开武想改变这种状况。1982年,他同弟弟杨开双商量,摆了几张桌凳,腾出两间宿舍,自己担任老师,第一次把学校办了起来。杨开武回忆,最开始来上学的只有本村和附近的34个学生,后来陆续增长到130多人。兄弟俩忙不过来,就又请来一名老师,后来还在家长的强烈要求下办了三年初中。学生很多,但招不到更留不住老师,缺少师资让办学渐渐难以为继。1991年,学校停办了。弟弟南下打工,杨开武回到村卫生室上班。但上学难的问题没解决,村民们日复一日来找他,杨开武也没有一天不想着办学的事。“我想着,至少先把小学办好,让小娃娃们有个踏实读书的地方。”1999年,杨开武再次下定决心。他借钱建起13间瓦房,请来几位高中毕业生助教,经过当地教育局重新审批,终于又把学校办了起来,并起名“复兴小学”。

师资困难 全家助力1120分,下课铃声响起,旁边教室的学生鱼贯而出,杨开武却没有停下授课。路过的一名老师告诉记者,因为食堂地方有限,只能让高低年级分批次下课、吃饭。条件简陋、资金短缺,种种困难杨开武都能咬牙克服,但祠堂杨村位置偏僻,聘请的老师来来去去都干不久,直接影响正常教学。于是,当杨开武的女儿和儿子先后大学毕业,杨开武就动员他们回家教书带课。大女儿杨素娥原本在杭州从事设计工作,对于父亲的提议,她起初很不理解,也没有接受。改变杨素娥想法的是女儿的出生。“她在老家跟着我父母生活,每次打电话都哇哇哭着说想妈妈。”听见女儿的心声,联想到杨开武说过学校80%以上学生都是农村留守儿童,杨素娥明白了父亲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有着怎样的意义。2013年,杨素娥回到家乡,一心一意在学校扎下根来。一同回来的还有杨素娥的丈夫刘晓风,他是一名多次获奖的书画家,如今为复兴小学担任美术老师的同时兼职保安,每天穿着一身灰绿的制服上课、作画、执勤。现在,复兴小学有200多名学生,走读和寄宿的各一半。学校里11名老师,有5名分别是杨开武的女儿、女婿、儿子、儿媳和他自己,杨开武的爱人日日为学校的后勤忙碌,严明友每周也会来为孩子们上一堂音乐课。杨开武一家人把每个学生都当成自己的孩子,全力保障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定远县统一组织的小升初考试中,复兴小学多次取得全县村级学校平均分第一名、优秀率第一名的荣誉,很多毕业学生考入大学。去年,学校6名学生去参加硬笔书法比赛,有5名获奖。

心系学生 甘于奉献办学几十年,杨开武投入了几乎所有的精力、时间和收入,家里就没有宽裕过。直到今天,一家人在学校工作,还没有固定的工资。“有一年,父母去县新华书店买教材,舍不得花钱包车,自己把百公斤重的教材从四五公里外扛到车站。”杨素娥说,父亲在生活中极尽节俭,都是为了省钱办学。复兴小学所在的位置仅有一条村道通达,其余三面环水,想过河得绕行好几公里。第二次办学时,杨开武最先面对的就是学生上学的交通问题。杨开武先是买了一条大船,托父亲日夜驻守河边专门摆渡,自己亲自接送学生到船上。寒冬雨雪天,天不亮他就得赶到河面破冰。随着老父亲年迈,体力不支,杨开武又筹钱在河湾处搭了一座便桥。没过两年,一场洪水把桥冲毁,杨开武再次望河兴叹。思来想去,他咬咬牙,举债购置两辆校车,早晚接送走读学生,也能定期接送寄宿学生。他的一颗真心,村民群众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很多学生的家长在复兴小学度过童年,如今把自己的孩子也送来读书。去年,朱湾镇政府在不远处的小河道上建起一座人行便桥,命名为复兴小学桥,进一步解决了学生和群众过河的困难。现在,复兴小学每学期可以按学生人数申请到一笔义务教育保障经费,减轻了杨开武一家的经济负担。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年过花甲的杨开武每天早晚跟车护航,夜间盖被站岗,立志要为乡村振兴、民族复兴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未来,杨开武想把学校办得更好,“希望能招到更多的好老师,让我们农村的孩子也能接受好的教育!”(全媒体记者李文刚)

 

02

南湖上的生命守护者

——记“中国好人”潘木林、潘超

黝黑的皮肤、敦实的身材、憨厚的笑容,这便是潘超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这样淳朴的“汉子”,与父亲潘木林联手守护滁城南湖20余载,从死神手中救回15条鲜活的生命,被市民亲切称为“南湖守护者”。时间退回到2018119日早上,刚下过雪的滁州,寒风凛冽。上班的人们正陆续通过南湖公园。“救命啊,救命啊……”9时许,在南湖玉带桥附近传来一阵急促的呼救声,只见一名女子正在湖水中不断挣扎、下沉。正值寒冬,湖水寒冷刺骨。岸上的群众只顾着呼喊、观望,没人敢下水救人。“我会水,我来救!”千钧一发之际,一名30岁左右的小伙朝出事地点跑来。他一边跑一边扯下身上厚厚的棉袄,一个箭步跳入冰冷的湖中。他抓起女子奋力向上托举,可能是身体太沉或者湖水太冷,第一次托举没能成功。小伙深呼吸一口气再次扎进冰冷的湖水里,抱起女子的双腿奋力向上托举。围观的群众见状,赶忙找来一根长木棍递到他们手边。在众人的努力下,女子被救上岸。此时,120救护车已赶到,落水女子安全得救,而救人的小伙冻得浑身发抖、脸色苍白、嘴唇发紫,没留下一句话就走了。后来,人们才知道,救人的小伙子就是潘超。“南湖平均水深2米至3米,最深处4米多,一旦落水就很危险。我们常年在这里工作,情况熟悉,水性又好,救人责无旁贷。”潘超说,他的家庭是渔民世家,爷爷是滁州市老渔场的职工,工作的同时义务打捞,救过不少人。父亲潘木林,自1997年开始承包滁州南湖水面,养鱼加经营游船,同样救过不少落水者。从小就在水边长大,经常跟着父亲下水的潘超有着强健的体魄和憨厚的性格。2004年,毕业后的潘超主动选择跟随父亲一道守护南湖。从潘超小时候看着爸爸救人,决心长大了要像爸爸一样勇敢的去救人。20多年来,父子俩在南湖至少救下了15名落水者。然而事后,当被救者来潘家登门致谢时,却总被潘家父子婉言拒绝。潘家父子救人的义举在当地被传为佳话,提到潘木林与潘超,周边群众无不竖起大拇指表示敬佩。然而面对记者的采访,潘家父子却直言这是做人的本能,家族的传承。“见到有人落水,肯定要救啊,否则心里会不安的”。在采访中,潘超始终只是平淡地讲述着救人的经历,似乎这样的英勇义举在他生命中只是最平常的事情。潘超说,潘家救人的传统从他爷爷和父亲那两辈就有了,一共救了多少人记不清了。潘超的家位于滁州市琅琊区来安路社区一栋普通的居民楼内。房子不大,但很温馨。对于一家人来说,市、区两级政府为潘超颁发的见义勇为先进个人荣誉证书是家里最珍贵的“宝贝”。“以前救了那么多人,从没有想过能有什么回报,这两年政府更加重视见义勇为行为了,发奖金倒是其次,最重要的是对我们的认可和鼓励,让我们觉得付出是值得的!”潘超告诉记者,在滁州市第五届见义勇为表彰大会上,他和全市其他20多名见义勇为先进个人身披红绶带上台领奖,那种荣耀感是多少钱都换不来的。20195月,潘木林与潘超被评为见义勇为类“中国好人”。潘家父子表示要将正能量传递下去,让社会更加温暖。(全媒体记者李文刚)

 

03

发扬“三牛精神” 化解百姓心结

——记来安县汊河派出所辅警、全省“警民联调”优秀人民调解员刘祥

“刚才我情绪激动了。”“我们确实有没做到位的地方,所以今天也是奔着解决问题来的。”1112日一早,在来安县汊河派出所警民联调室,前来调解的两方当事人在金牌调解员刘祥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地劝说下,激动的情绪慢慢平复,最终达成了一致,解开了彼此的心结。

刘祥是汊河派出所的一名辅警,民事调解能力出众,从警21年累计成功化解矛盾纠纷5800余次,早在2017年就被评选为安徽省“警民联调”优秀调解员。

以岗为家,做好为民服务“孺子牛”

汊河镇位于滁宁交界处,近年间经济发展迅速、流动人口增多,各类矛盾纠纷事件也随之增加。为了防范化解社会矛盾风险,汊河派出所组建了覆盖全辖区的调解队伍,并于20203月成立专门的警民联调室“刘祥工作室”,由刘祥担任负责人。

以心换心、将心比心,是刘祥从事人民调解工作的不二“法宝”。“只有把群众的‘急难愁盼’放在心上,才能从源头做好调解工作。”刘祥说。

今年初,承包了汊河镇某工程建设项目的两家建筑公司受疫情影响资金链断裂,未能按时支付256名工人共2100万元工资。接到反映后,刘祥在现场面对工人们严肃承诺一定全力解决,此后便夜以继日联系多方协调处理,一直坚守到大年三十中午,终于让工人赶在年前拿到了70%的工资,并得到许诺在年后支付剩余30%。当得知工人们工资已到账,刘祥才跟着卸下紧张与疲劳,体会到过年的喜悦。

推陈出新,当好创新发展“拓荒牛”

在采访中,刘祥告诉记者,“有事找警察”是很多居民群众面对各种意外状况的第一反应,所以尽管有些事项并在派出所的职能范围内,他们也尽可能帮助报警人对接有关部门,并综合运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调联动”,切实发挥好“防止纠纷第一道防线”的作用。

结合自身多年调解经验,刘祥创新地总结出一套“三心两治一情”调解法,即“热心、细心、耐心”,“道德引导与法治约束并用”以及用“真情”寻找共鸣,做好当事人的情绪疏导和心理抚慰工作。

20209月,汊河镇居民刘某和李某的交通事故案件经人民法院判决,由刘某车辆所在的保险公司全额赔偿李某的损失,但双方又因刘某垫付给李某的3万元医药费争执不下,村调解队将案件上报至汊河派出所民调室。刘祥了解相关案情后,用法理和人情对两方分别展开“攻坚”,最终促成协商一致,双方当事人也感慨是刘祥的真心让他们跳出原有的执拗,真正打开了心结。

攻坚克难,甘为艰苦奋斗“老黄牛”

截至202110月,“刘祥工作室”共计调处纠纷2593起,防止重大纠纷激化56起,调处成功率达98.6%,回访满意度达100%,涉及人数共计15300余人,其中劳资纠纷涉及金额共计218577900元。调解的各类案件中,不乏棘手问题,但刘祥始终敢于迎难而上,面对难题反复认真钻研法律条款和卷宗档案,在调解时以情理相加、通俗易懂的方式进行沟通,形成了独有的工作风格。

20203月,汊河某建设工地老板去世后,承包方与46名工人结算工资金额时产生分歧。劳动部门后表示此事处理难度很高,看着工人们一天比一天着急,刘祥主动请缨加入调解工作。一周多的时间里,他沉下心一笔一笔核对工地开工以及工人进场时间、工地晴雨表、施工日志、生活费发放等记录,连熬几个通宵,最终核实工人们的实际未发放工资为150万元,推动事情得到妥善解决。

“刘祥同志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发扬‘三牛精神’,他总结的‘三心两治一情’调解法经实践证明效果显著,有力提升了辖区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汊河派出所教导员王冠军说。(全媒体记者刘晨)

 

04

55年义务宣讲 传承红色基因

——记“安徽好人”唐先义

这是一份坚守,义务宣讲50余载,不忘初心发挥余热;

这是一份信念,守护珍贵革命历史,让英烈事迹代代传。

55年,累计宣讲1000余场,骑行往返8万多公里,服务参观群众超4万人次……他就是“安徽好人”,现年87岁的全椒周岗烈士陵园义务讲解员唐先义。

从随父革命到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1938年,新四军四支队与战地服务团挺进周家岗,开辟周家岗抗日革命根据地。在部队的号召与动员下,唐先义的父亲、身为小学教师的唐家荣积极响应,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参加革命。

在父亲的影响下,年幼的唐先义和哥哥唐先仁也都加入了儿童团,帮助新四军挖地道、放哨和送信。1943年,父亲唐家荣遭叛徒告密,被敌人逮捕关押,不幸英勇牺牲。1947年,年仅17岁的哥哥唐先仁被捕入狱,被迫害致死。亲人相继牺牲,唐先义虽然一度陷入悲伤,但红色的火种却深深地扎根在他幼小的心里。

195211月,正值风华正茂的唐先义,在一次偶然间看到征兵告示,满腔热血立志报国的他决定瞒着母亲报名参军,奔赴朝鲜战场前线。部队进入朝鲜的第3天,遭遇敌袭,伤亡过半,唐先义所幸没被击中。经过长途跋涉,唐先义被补充到志愿军6820360938连。战场上,由于物资紧缺难以保障,常常喝不上水、吃不上饭,唐先义和战友们舍生忘死、浴血奋战,直到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结束。

从坚守承诺到义务讲解五十余载

1966年,唐先义从部队复员。从母亲的口中,他得知全椒周岗建立了烈士墓,父亲唐家荣已经被追认为烈士。清明节那天,他来到周岗,看着烈士纪念碑上父亲的名字,作为烈士后代的他,一种自豪感和使命感油然而生。一整天,他都守在烈士纪念碑前,主动向每个来吊唁的人讲述当年的红色历史。

自此,每到清明节、七一等重大节日的时候,唐先义的身影总是准时出现在周岗烈士陵园。

“作为一名军人和烈士的后代,我有义务让更多的人了解这段发生在周岗的红色历史。”唐先义说,开展义务宣讲的初衷,也是他内心对已故亲人的承诺。50余年来,他总是骑自行车往返80公里路程,风雨无阻。累计1000余场的宣讲,往返总里程达到8万余公里,虽然路途遥远,但他步伐坚定。一场讲解下来,口干舌燥,他的腰间常年挂着一个水壶,渴了就喝水润润嗓子,饿了就在附近的集镇上随便买点吃的对付一口。

从宣讲红色历史到传承革命精神

2017年春节前,唐先义骑自行车去烈士陵园,路上不小心摔了一跤,导致骨盆骨裂,休息了一两个月还未痊愈。家人劝说他卧床休息,等身体休养好了再去,但是清明节那天,他硬是拄着拐杖坐车来到烈士陵园。

不要一分钱报酬,唐先义将义务讲解当成自己的毕生事业来做。为了丰富宣讲内容,他主动到烈士家属和村民家中深入了解革命历史,并查阅大量革命史籍。在他的影响和带动下,对越自卫反击战老兵、七旬退休干部、援鄂医疗队队员、乡镇干部、青年宣讲能手等纷纷加入红色宣讲队伍中来。如今,在全椒,传承红色基因已经成为一股热潮。

“今年是建党100周年,虽然我年龄大了,但我也想出一份力。”今年以来,87岁的唐先义已开展红色宣讲8场。“讲解革命历史是为了让现在的人们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只要身体允许,我想一直讲下去,让大家记住这段历史,把革命精神传承下去。”唐先义说。(全媒体记者李文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