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28 星期一
+ 加入收藏

【推广】地里长出“致富宝”, “快乐农夫”促振兴!

发布时间:2021-05-27 08:58:49 来源:定远县融媒体中心 阅读次数: 1257 次

1111.jpg


盛夏即将来临,万物繁荣生长。来到西卅店镇高潮村刘家组,放眼望去,但见大棚连成一片,在阳光的映照下闪着层层银光。热浪滚滚的大棚内,西瓜、圣女果、水果黄瓜等数种蔬菜瓜果拼连起的风景,生机勃勃,甚是惹人喜爱。

眼下,正处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历史交汇期。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有一股重要的依靠力量,他们就是新型职业农民。臧加超正是这样的“新农人”,他勇当弄潮儿,在这片贫瘠之地带领群众奔赴小康路,他也因此被乡亲们亲切地称为“快乐农夫”。

可谁曾想到,就在几年前,高潮村还是一穷二白的省级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182户,594人,这里的贫困户因病因残居多。人多地少,劳动力不足,都是制约这个村发展的主要原因。

1998年,心系家乡发展的臧加超毅然决然选择回到家乡,从事农业做起了家庭农场。初回家乡的臧加超,热情满满,流转了土地,播撒下种子,但由于采取传统农业经营模式,产生的经济效益很低。“那会资金短缺,加上经验不足,没有相应的技术支撑,特别是2018年遇到雪灾,导致大棚严重受损,”臧加超说。

2222222.jpg


痛定思痛,经历了失败后的臧加超决定走出去,主动与现代农业园示范园对接,依托安农大江淮分水岭综合试验站的技术优势,邀请安农大教授指导农事操作、病虫害防治和田间操作技能,特别是利用安农大江淮分水岭的产业链,延伸价值链,利用羊粪发展培育瓜果蔬菜新品种,发展循环农业。臧加超笑着告诉笔者,与安农大江淮分水岭的合作不仅使农产品品质得到大幅度提升,同时产量也大大提高。

质量提升了,产量上去了。下一步臧加超将重点放在销售环节上。在走访市场后,他积极参加农产品展销会,不断拓展市场,将传统农场产品的销售模式改为互联网+线下订单销售以及团购模式。在接到订单后,农产品将直接进入采摘、拣选、包装、配送,这种模式既节约了成本,同时又提高了效率,农产品远销合肥、滁州、南京等地。现在的家庭农场,每周配送3000斤左右瓜果蔬菜到合肥,6000斤左右到滁州,剩余部分配送到定远,年销售额达 100 万元。

先富带动后富,为达到共同富裕的梦想,臧加超在致富之后,带领群众发展产业,帮助贫困户制定产业发展措施,提供新品种,无偿传授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测土配方、大棚蔬菜管理等知识。刘家组村民王继甫激动地说,他给我们带来了技术,帮助我们开拓销路,我们只要跟着干,日子就有奔头了。如今的刘家组在臧家超的带领下,全村近二十户农民和八户贫困户已经变成了小康户,年收入近9万元,实现了顺利脱贫。

一座座大棚成了刘家组的“致富宝”,也使刘家组的村民成了掌握科学种植的“新农人”。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正是像臧加超这样的新型农民的加入,新农村建设才有了希望,新时代要让更多的“新农民”在农村农业这个广阔天地里大展才华,大有作为。

走访结束时,已经到了傍晚。夕阳西下,行走在大棚间,可以深深感受到农作物沁人心脾的芬芳。正是棚内的土地撑起了乡亲们的希望,也撑起了乡村的振兴梦。(范维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