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25 星期三
+ 加入收藏

【我在定远学党史】解放战争时期的定远地方党组织概况

发布时间:2021-07-06 08:43:42 来源:定远县融媒体中心 阅读次数: 1743 次

抗日烽火刚熄,内战狼烟又起。1945年抗战结束后,国民党政府在美国支持下,积极筹备内战,抢夺胜利成果。8月,毛泽东、周恩来等应邀前往重庆进行谈判。国共双方代表曾先后签订了《双十协定》和《停战协定》,但仍然无法就共产党政权及军队的合法性达成共识,不久全面内战爆发。

1946年国民政府“还都南京”,国民党为清除南京周边的危险,大举向我淮南津浦路西解放区进攻,新四军被迫北撤,定远大地再度腥风血雨,我地方党政军民只得转入山区与敌打游击,先后经历了转移、坚持、恢复等艰难困苦的斗争,直到淮海战役的胜利。现在,让我们一起来铭记这段历史。




解放战争时期的定远地方党组织概况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顽固派不仅要独吞抗日战争的胜利果实,而且妄图消灭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以及其地方政权组织。根据斗争形势需要,1945年10月25日,中共华中分局决定将淮南路西地委改为第四地委,辖定远、定合、定凤怀、定滁全、定凤嘉五个县。1945年11月初,驻皖国民党军队抢占了淮南铁路,不久淮南、津浦两线的国民党军队数千人,从东西两路向华中四地委驻地藕塘发动进攻。1945年12月,根据中央“不在一城一地之得失”的指示,中共华中四地委和所辖县机关的部分人员第一次撤往津浦路东,路西的留守人员,大都处于游动状态。12月31日,驻凤阳县的国民党第七军第一七三师奔袭定城,中共定远县委、县政府机关,也被迫暂时撤离。

1946年1月,国共两党《停战协定》签订后,津浦路西革命形势趋向缓和。华中四地委等领导机关迁回到路西藕塘根据地。

1946年5月,国民党“还都南京”后,调集重兵,全面进攻路西解放区。5月16日,我四地委驻地藕塘失陷,华中四地委机关及主力二次撤往路东盱眙,路西各县除留余健、周泉等少数人员在凤阳山区坚持游击战外,其余均先后撤往津浦路东。

1946年底和1947年初,周衣冰、孙传家先后率领部分人员由苏北打回凤阳山区,并组建中共淮南津浦路西中心县委,在定(远)凤(阳)怀(远)地区开展游击战争。1947年1月中旬,中心县委设立四个工委。原定(远)凤(阳)嘉(山)县为第一工委,定(远)合(肥)县为第二工委。

1948年1月中旬,中共淮南津浦路西工委成立后,重建定(远)合(肥)、定(远)凤(阳)怀(远)、定(远)凤(阳)嘉(山)三个县委和县政府。路西中心县委及所属工委随之撤销。同年3月,华东人民解放军第四纵队第十三师所属三十三团解放了藕塘镇,遂建立了以藕塘为中心的中共定滁县委和县政府。

1948年4月,以杨效椿为首重建中共淮南津浦路西地委,统一领导路西各县军民开展对国民党的斗争。5月,国民党调二十五师六个团、四十六师五六三团和省保安五团等一万余兵力,对淮南津浦路西实行惨无人道的“百日清剿”。路西各县党政军,采用分散游击的办法,紧紧依靠人民群众,与国民党军队进行游击战争,终于取得了反“清剿”的胜利。

1948年6月,随着江淮区党委的成立,路西地委改称江淮四地委。1949年3月,江淮四地委改名定远地委,地委由农村迁入定城,新地委辖区不变。

淮海战役胜利后,江淮四分区地方部队解放定城。1949年1月18日,中共定滁县委、县政府负责人进驻定城,遂成立定远县军事管制委员会。1月下旬,中共定远县委、县政府在定城成立,同时撤销定滁县和定凤嘉县。5月撤销定合县。撤销后三县的下属区、乡多数并入定远县。

定城解放至新中国建立前,定远县共辖11个区和89个乡、镇。定远县委、县政府的主要任务是:抓各级党组织和政权建设;加强社会治安,反匪反霸,稳定社会秩序;抽调人力物力,支援人民解放军渡江作战;组织人员深入基层,调查了解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情况,减灾救灾。(李发武)